首页 > 诗文 > 杜甫的诗 > 游龙门奉先寺

游龙门奉先寺

[唐代]:杜甫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虚籁一作:灵籁)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地方 

游龙门奉先寺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已经有幸在寺僧的引导下游览了奉先寺,晚上又住在了这寺中。

只听得阴暗的山谷里响起了阵阵风声, 透过树枝看到那月光闪烁着清朗的光影。

那高耸的龙门山好象靠近了天上的星辰, 夜宿奉先寺,如卧云中,只觉得寒气透衣。

将要醒来之时,听到佛寺晨钟敲响, 那钟声扣人心弦,令人生发深刻地警悟。

注释

龙门奉先寺:龙门即伊阙,俗称龙门山,在河南省洛阳市南,自六朝以来,这里就是佛教胜地,寺院众多,佛事兴盛。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一座石窟,寺中有卢舍那大佛像及石刻群,雄伟壮观,为龙门石窟之首。

招提:梵语,译义为四方,后省作拓提,误为招提。四方之僧为招提僧,四方之僧的住处为招提房。此诗乃以招提名寺僧。

阴壑(hè):幽暗的山谷

虚籁(lài):指风声。

清影:清朗的光影,指月光。

天阙(què):一作”天窥“,本为星名,此指龙门。

象纬:指的是星象经纬,即日月五星,这里当指夜空中的星辰。

云卧:龙门山高入云,夜宿奉先寺,如卧云中。

觉:睡觉。

深省:醒悟,慨叹。

参考资料:

1、谭习朴.《历代诗人咏洛阳》: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40页

2、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页

3、张川 申任天等.《咏洛古诗选》: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第77页

4、廖仲安著.《反刍集》续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8:217-219

游龙门奉先寺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开元二十四年(736)在洛阳时所作。时年诗人25岁,游览洛阳,夜宿于龙门奉先寺,有感而发,从而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1、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页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猜你喜欢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 其七

宋代张侃

五五三三抛堶忙,柳丝深处映陂塘。狸奴犬子寻阴地,八九春中日正长。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其二

宋代晁补之

李公素誉压朝端,曾溯龙门鬣未乾。虽愧彭宣惟赐食,未惭贡禹亦弹冠。

咏怀

曹家达

幽意值所适,冶游良未然。木末摇东风,溪水鸣溅溅。

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贤。岂不愿安静,逼抑成沸煎。

雨水过后作

熊东遨

昨夜馀寒敛,春开雨水门。露生芳草苑,人约板桥村。

待雪前因失,寻梅旧迹存。孤灯坐侵晓,不觉上朝暾。

赠万生

清代屈大均

寡妇得丹穴,礼抗万乘君。百尺怀清台,煌煌巴水滨。

丈夫无货财,为德将何因。观时得权变,白圭诚智人。

题致仕袁成均燕申亭

宋代吕陶

挂冠归后爱林泉,择地为亭欲看山。清画绝无尘坌到,白云常与性情閒。

诗书教子雍容外,琴酒娱宾笑傲间。堂构不隳门有庆,綵衣终约锦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