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佚名的诗 >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

[两汉]:佚名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去者日以疏译文及注释

译文

死去的人因岁月流逝而日渐疏远了啊,活着的人却会因离别愈久而更感亲切。

走出城门,来到郊外,放眼望去啊,却只见遍地荒丘野坟。

古墓被犁成了耕地啊,墓地中的松柏也被摧毁而成为柴薪。

白杨树在秋风吹拂下发出悲凄的声响啊,那萧萧悲凄的声响使人愁煞。

身逢乱世,羁旅天涯我想返回故乡啊,但心想回家却又找不到回家的路子!

注释

去者:与下句“来者”,指客观现象中的一切事物。疏:疏远。

来:一作“生”。“生者”,犹言新生的事物,与“来”同意。日以亲:犹言一天比一天迫近。亲,亲近。以,古“以”“已”通用,意同。

郭门:城外曰郭,“郭门”就是外城的城门。

但:仅,只。

犁:一种农具。这里作动词用,就是耕的意思。这句是说,古墓已平,被人犁成田地。

摧:折断。这句是说,墓上的柏树,被人斫断,当做柴烧。

白杨:是种在丘墓间的树木。

还:通“环”,环绕的意思。故里闾:犹言故居。里,古代五家为邻居,二十五家为里,后来泛指居所,凡是人户聚居的地方通称作“里”。闾,本义为里巷的大门。

因:由也。

参考资料:

1、郭茂倩编 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306-307

去者日以疏创作背景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一般认为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古诗十九首》虽说不是出于一个作者之手,但这些诗篇却都植根于东汉末年大动乱的历史土壤,而具有共同的忧患意识。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54-156

2、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7

佚名简介

唐代·佚名的简介

...〔 ► 佚名的诗(421篇)

猜你喜欢

斋居 时隶司徒卿 其一

明代韩邦奇

奉天承帝戒,东省肃斋居。竹荫春阶月,灯明夜榻书。

天风传禁漏,郊露湿銮舆。清晓朝班事,兢兢整佩琚。

古意五首 其三

戴梓

庭前有嘉树,双双落奇鸟。卿云散组翰,焕彩张灵葆。

乳哺群雏娇,噰噰聚晴晓。春风游冶郎,翠骑飞芳草。

寄息耘

元代德祥

颜颜白发人,窄窄黄茅屋。田园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来溪上行,长歌饮溪绿。家藏一束书,懒教儿孙读。

二月十二日过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马头岭,铸兵残灶。屈氏子孙出示先生遗像,谨题二首 其一

黄节

式闾过里独彷徨,尽日追寻到此乡。一族义声存废灶,孤臣词赋痛浮湘。

更谁真意紬诗外,不减春阴过夕阳。我愧长沙能作赋,摄衣来拜道援堂。

赠贾收处士十韵

宋代刘季孙

君家霅溪上,日食霅溪鱼。无钱买钓艇,貌古常有馀。

遇人喜谈笑,贳酒日不虚。浩歌出尘表,白鸟来徐徐。

江上四哀诗 其四 叶山人元阶

清代姚燮

叶君乎仲兰,果以忧郁死。平生千载期,一朝成逝水。

自与弱冠交,百间不踰始。直恐寝食离,若将性命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