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唐代]:李白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译文及注释

译文

走出家门,抬起头就可以望见城外的终南山了,翘首瞻望那山上的景色,真的勾起了我无穷的意绪和美妙的怀想。

那里的山色秀美,景色清幽,美得难以名状,那苍翠葱茏的景色日日都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多么的美妙惬意啊。

只见那儿的天空上方不时飘浮起朵朵白云,它们在天际自在悠然地舒卷伸展。

看着这样美好的景象,我也每每心旷神怡,意兴盎然。

什么时候我能够去造访那个居住在山中的隐士呢?到那时我也要和他一样遁迹于人世,自由自在地栖身在那紫阁峰上。

注释

紫阁:终南山中一个山峰的名字。在今户县东南。当阳光照射时有紫气飘浮,山体高耸像楼阁,因而得名。

引领:伸长脖子去看,这里指翘首而望。

难为名:难以称呼,难以说清楚,指山中景色气象一派壮丽,无法用语言表达。

与之然:与这一派景象浑然一体,不辨物我。是说我心与自然融合而为一体。

造:访问,拜访。幽人:隐居者,这里即指紫阁隐者。

灭迹:离开纷乱的人世红尘。绝撇(yan):高耸的山峰。

参考资料:

1、栾睿.《李白诗全集详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312

2、(唐)李白.《李白诗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0月:172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一说是天宝五年)。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春,李白离开长安,在洛阳遇到了杜甫,两人结伴出游。第二年秋天,二人又相会于东鲁。不久二人又再次分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则东游吴越。这首诗就是李白送走杜甫后,客居于沙丘寓所时所作。

参考资料:

1、(唐)李白.《李太白集:插图本》.沈阳市:万卷出版公司,2008.07:199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963篇)

猜你喜欢

把钓

曹玘

碧流春涨绿杨前,红蓼秋开浅渚边。五尺拖斜沙岸月,一丝垂烂晚溪烟。

操心不假詹何授,种法无求范蠡传。好与直钩同作想,得非人也失非天。

舟中偶言

宋代彭汝砺

水聚即为沤,沤散还为水。祇这聚散中,便是真如理。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宋代杨万里

暖轿行春底见春,遮栏春色不教亲。

急呼青繖小凉轿,又被春光著莫人。

犍为王氏书楼

宋代苏轼

树林幽翠满山谷,楼观突兀起江滨。

云是昔人藏书处,磊落万卷今生尘。

送惟良上人归江南

唐代卢纶

落日映危樯,归僧向岳阳。注瓶寒浪静,读律夜船香。

苦雾沈山影,阴霾发海光。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

蝶恋花 客中感春

清代徐釚

侬似浮萍漂泊里。不道留侬,到便侬留住。柳絮随风花落处。

为侬又惹閒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