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甫的诗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唐代]: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注释

支离:流离。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淹:滞留。日月:岁月,时光。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共云山:共居处。

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词客:诗人自谓。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52-256

2、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56-158

3、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25-327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52-256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75-580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猜你喜欢

小雨

宋代刘攽

烈风呼汹震山林,小雨霏微驻薄阴。南亩旱苗焦欲死,拟将如许号为霖。

哭稚女雁 其一

清代屈大均

当年设帨雁门关,代北诸军尽解颜。共道榆林飞将种,明驼莫载木兰还。

过岭

清代纪昀

大雪幕荒榛,冻云压高树。冲寒上高岭,冈峦莽回互。

苍然暝色合,四望疑无路。迂曲得人踪,一线微通步。

四十咏 其二十八 徐太学益孙

明代王世贞

徐生貌温如,骨节不茅靡。兴词虽沃若,所造有根柢。

拂袖平原门,掩关骠骑里。不为造物弄,翛然事名理。

醉桃源

两汉佚名

本来无说本无言。澄寂湛然。湛然常寂气神全。希内自观玄。

玄中妙,妙中玄。无相貌,莫团圆。往来去,怎遮拦。清风明月前。

题吴湖州亭皋集

清代屈大均

柳恽风流在,吴兴复有君。人书团扇满,木叶与秋云。

苕霅辞双渚,潇湘问众芬。江南还有曲,叹绝沈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