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鸣雁行

鸣雁行

[唐代]: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

君更弹射何为乎?

鸣雁行译文及注释

译文

胡雁飞鸣,辞别燕山,昨日从委羽山出发,今日早晨便度过了雁门关。

胡雁一个个都口衔芦枝,向南飞翔,散落存于天地之间。它们连行接翼,不断地沿着这条路线往返。

胡雁客居于湘吴之间,由于要抵御霜雪而体衰羽枯。

因怕人射猎而惊相叫呼,整日心惊胆颤,即使听到弓弦的虚响也会从天下掉下来,实在是令人怜惜。

胡雁这样的可怜,诸君为什么还要射猎它们呢?

注释

鸣雁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六十八列于《杂曲歌辞》。

胡雁:北方的大雁。胡: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各民族。

燕(yān)山:在今河北省东北部。自蓟县东南迤逦而东,经玉田、丰润直至海滨。

委羽:传说中的北方极地。此指北方。《淮南子·地形训》:北方曰委羽。高诱注:委羽,山名也。在北方之阴,不见日也。关:一说指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一说指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

衔芦枝:《淮南子·修务训》:夫雁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

湘:指湖南,吴指江苏南部。此泛指南方。居烟波,寄湘吴,在修辞上为互文。

凌霜: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矰(zēng)缴(zhuó):系有丝绳以射鸟的短箭。同“矰弋”。矰:用绳子栓着的箭。缴:拴箭的绳子。

良可吁:实可叹。

何为:即“为何”,为什么,何故。宾语前置用法。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53-154

鸣雁行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作者流放夜郎被赦还之后。诗中李白以雁之散落流离以寄己身世之悲,似晚年流离湘吴时期之作。

参考资料:

1、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47-150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963篇)

猜你喜欢

和阴佥宪宗孟桃源梦诗四首 其二

明代张宁

傅岩曾托画图传,八翼分明梦上天。变化升腾先有兆,从来官第号登仙。

宋代方岳

马令园中本,移来村墅中。

太官令却献,黄帕不来封。

杂兴十首 其一

宋代方一夔

前程在处暗危机,脱迹红尘入翠微。清水一竿张钓具,白云四壁挂樵衣。

马惟画骨空嗟瘦,龙不点睛那解飞。差有陈编相伴住,时将诗句洗前非。

泽居

宋代陆游

泽居仅足不求余,旷快真同纵壑鱼。

平日酷憎蝇附骥,暮年肯作鹤乘车?齿摇但煮岷山芋,眼涩惟观胄监书。

阅见一十首 其三

金朝边元鼎

凤纸衔封玉镜台,绣鸾传记已相猜。倾城笑脸千金样,莫对閒人一例开。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

宋代杨冠卿

落英拾秋鞠,委佩纫芳兰。

以其清且芬,可服仍可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