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甫的诗 > 宿江边阁

宿江边阁

[唐代]: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宿江边阁译文及注释

译文

暮色从远处的山道蔓延过来,高高的西阁临近三峡瞿塘关。

淡淡的浮云在山岩之间栖宿,孤独的月影跟随着波浪轻翻。

互相追飞的鹳鹤已渐趋安静,捕得食物的豺狼正争斗声喧。

战乱不停辗转忧思难以入睡,徒叹自己没有能力可以回天。

注释

暝色:即暮色,夜色。

延:展开,延伸。

高斋:即江边阁。

次水门:临近水边闸门。

际:之间,宿:栖宿。

追飞静:静静地追逐飞翔。得食喧:喧闹地争抢食物。

“豺狼”句有暗喻当时军阀混战之意。

正乾坤:意谓拨乱反正,改天换地。

参考资料:

1、(清)仇兆鳌 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6-1

2、彭诗琅.杜甫集 李煜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3:第166页

3、张国举著.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02:第319页

宿江边阁创作背景

  公元766年,年近花甲的杜甫移居夔州(重庆奉节,即刘备托孤地白帝城)。初寓山中客堂。秋日,移寓西阁。这首诗就是描写作者在移居之前,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

参考资料:

1、陶道恕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68-569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猜你喜欢

枯荷

唐代龚诩

红衣落尽翠盘倾,浣我清波一鉴明。说与儿童须摘尽,莫留馀叶引秋声。

巢大司寇书斋畅观名画索题长句

清代戴亨

麻姑仙驭出昆崙,海上方蓬海市吞。苍狗吠来天入梦,素娥奔去月消魂。

筳篿虽设灵氛远,椒醑空陈帝阙尊。一自瑶池巡幸后,祇今飘泊有龙孙。

故刑部尚书万安刘公夫人哀挽 其六

明代程敏政

落日秋山起白云,森森松桧拥高坟。贤名百世应难灭,中有天家谕祭文。

马腾

元代宋无

桃李宫城近,偏承雨露恩。

至今耕种地,一半作花园。

题李端

唐代元稹

新笋短松低晓露,晚花寒沼漾残晖。

唐州太守

宋代李师中

时属艰危应有系,天於名教岂无心。

大都狂贼终须灭,未杀忠臣祸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