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振聋发聩振聋发聩的意思
zhènlóngkuì

振聋发聩



振聋发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例子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振聋发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基础信息

拼音zhèn lóng fā kuì

注音ㄓㄣˋ ㄌㄨㄥˊ ㄈㄚ ㄎㄨㄟˋ

繁体振聾發聵

正音“聩”,不能读作“guì”。

感情振聋发聩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振”,不能写作“震”。

近义词震耳欲聋、醍醐灌顶

英语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的意思解释、振聋发聩是什么意思由壳维词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舍安就危 舍:放弃;就:趋,从。舍弃安逸而趋于危险。形容违背常情,不理智。
名士风流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火树银花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黄台之瓜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歇斯底里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栋梁之材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喔咿儒睨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偃旗息鼓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尘外孤标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赴汤蹈火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风急浪高 形容风浪很大。
斗水活鳞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珍楼宝屋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度德量力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粉墨登场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斗南一人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快人快语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偶语弃市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义不容辞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脱口而出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珠联璧合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甘拜下风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惊心悼胆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朝升暮合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腹心相照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