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处清 湘灵子《轩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例子肃清日寇吾侪事,鹬蚌相争笑列侯。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三
基础信息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注音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ㄓㄥ
繁体鷸蜯相爭
感情鹬蚌相争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鹬蚌相危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杯酒释兵权(意思解释)
- 月明千里(意思解释)
- 金光闪闪(意思解释)
- 存而不议(意思解释)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释)
- 头面人物(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的意思解释、鹬蚌相争是什么意思由壳维词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屈指可数 | 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意气风发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
肝胆欲碎 |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