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笔疾书的成语故事


奋笔疾书

拼音fèn bǐ jí shū

基本解释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出处宋 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必绳以《春秋》之法,读之使人汗出。”


暂未找到成语奋笔疾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奋笔疾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刚正不阿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望风扑影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蒋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风扑影么?’”
盲人说象 元 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患难与共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人心归向 《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肝胆欲碎
空费词说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计,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爱,未必能行,使仆空费词说耳!”
万无一失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乳臭未干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虽有两个外甥,不是姐姐亲生,并且乳臭未干,谁人来稽查得他?”
形影相吊 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