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负石赴河负石赴河的意思
shí

负石赴河



负石赴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河:这里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负石赴渊”。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基础信息

拼音fù shí fù hé

注音ㄈㄨˋ ㄕˊ ㄈㄨˋ ㄏㄜˊ

繁体負石赴河

感情负石赴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负石赴河的意思解释、负石赴河是什么意思由壳维词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脆而不坚 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辙鲋之急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老奸巨猾 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铁郭金城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外圆内方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和风细雨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顿挫抑扬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官僚主义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到此为止 以这里为界限。
扬威耀武 见“扬威曜武”。
节哀顺变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民不畏死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千丝万缕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死不开口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倒裳索领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一鼓作气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天下第一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尽诚竭节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稳如泰山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绵里藏针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热气腾腾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气味相投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