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十得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出处《新唐书 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例子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新唐书 张九龄传》)
基础信息
拼音bá shí dé wǔ
注音ㄅㄚˊ ㄕˊ ㄉㄜˊ ㄨˇ
感情拔十得五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才选拔。
反义词拔十失五
英语to get fifty percen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语重情深(意思解释)
- 青天霹雳(意思解释)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释)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释)
- 不屑一顾(意思解释)
- 苦尽甘来(意思解释)
- 不骄不躁(意思解释)
- 金光闪闪(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遁世离俗(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意思解释)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拔十得五的意思解释、拔十得五是什么意思由壳维词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经明行修 | 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
强中自有强中手 |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
妇人醇酒 |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